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生命健康

发布时间:2025-11-10 263

我们的工作场所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,比如有毒有害的介质,高温、高压的操作等,因此,正确且规范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,不是繁琐的规章,而是守护我们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,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。

    一、思想先行:安全意识是“第一防护”

任何事故的根源,都在于思想的松懈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”的思想,时刻保持敬畏之心。在进入现场前,要问自己三个问题:风险识别了吗?防护用品穿戴齐全了吗?应急措施清楚了吗?只有思想上“绷紧弦”,行动上才能“拉满弓”。

    二、规范穿戴: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

我们的防护装备,每一件都是为特定风险设计的“护身符”,正确使用才能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。

    头部防护:进入生产区域,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,系好下颚带,防止物体打击。

    呼吸防护:根据作业环境,选择并正确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。确保密合性良好,滤毒罐在有效期内。

    身体防护: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,防止静电积聚。接触酸碱等腐蚀品时,必须穿戴耐酸碱手套、围裙和防护靴。

    眼面部防护:在进行可能产生喷溅、粉尘的操作时,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或全面罩。

    听力防护:在噪声较大的区域操作时,必须佩戴防护耳罩或耳塞。

    手足防护:根据作业内容,选择防砸、防刺穿、防腐蚀、耐油的安全鞋和防护手套。

    切记,任何不规范、不完整的穿戴,都等同于“赤膊上阵”,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。

    三、行为约束:严守规程,杜绝“三违”

 光有装备不够,更要有安全的行为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坚决杜绝“违章指挥、违章作业、违反劳动纪律”的“三违”现象。不随意进入陌生或受限空间,不擅自拆除安全装置,不动用非本岗位的设备。你的每一次规范操作,都是对家人和企业的一份责任。

    四、应急准备:熟知预案,科学处置

每位员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应急处置方案,了解应急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。遇到突发情况,要保持冷静,按照预案采取措施,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处置。

安全是“1”,没有这个“1”,后面再多的“0”都毫无意义。让我们从每一次规范穿戴做起,从每一次标准操作做起,将劳动防护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壁垒,为企业的稳定发展,为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康,保驾护航!

(安全生产管理科  朱丹)